走进他人的生命  用真心关怀

2016年11月24日早晨,我们在小白象附近等候,感受着山上清新的空气中初冬的凛冽寒意,已经可以呵出白气了。
待负责生命关怀项目的李金茹老师从停车场把开车出来,我们上车后就一起出发了。

▲此行送关怀的仁爱志愿者
 

ONE
第一次参加生命关怀的走访,出发前,脑海中就有一幅想象的画面:我们会拎着好吃的去到一个老人的家里,而且那个老人应该是一个人在家,孤独地坐在门口,屋檐低矮。
然而,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


▲老师在超市选水果

首先,我们的车在山下的台头村超市停了一会。老师细心地在超市里面挑选了一些食物,因为我们要看望的对象不吃鸡蛋,所以饼干、糕点等零食都要逐一确认产品的成分。


▲刘老菩萨和金茹老师在挑选水果

刘老菩萨和金茹老师在挑选水果时,金茹老师说,他不能吃太硬的水果,于是就挑了一些柑橘。老师说,他还喜欢吃甜食,特别是巧克力。言语中,流露出有如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慈爱。

▲细心选购

直到离开超市,再次上路的时候,才了解到我们要去的是一个医院,而我们要看望的是一位在住院的病人,确切地说应该是一名伤者。昨天恰好是他的生日,我们送晚了一天祝福。


▲出发

抵达医院。下车后,我们看到这是跟骨科相关的一个医院。跟随老师来到伤者的病房,我们看到一位躺在病床上的中年男子,旁边有一位男护工在照看着。


▲抵达医院
 
原先幻想的画面就这样被刷新了。原来,不是只有年老的人需要关怀,病痛和伤残的不幸,也可能在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身上降临。
一切,都是这样的无常。
 
TWO

▲进入病房
不过,我们是来送关怀、送温暖的,在看到他人苦难之后,除了油然而生的悲悯,我们更多的是要给予温暖和鼓励,给予他希望和力量。


▲老师在看望伤者
 
反观到自己,惭愧心生。在家人有病苦的时候,却没有很细致地照顾,也不懂得照顾。不懂,其实是因为太爱自己了,殊不知,家人对自己的恩德重如泰山,而自己却常常是索取多,回报少,觉得那都是他们应该尽的责任。


▲慈悲的关怀
 
老师平时对待身边的人,总是言语调柔、目光慈祥。眼前,面对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老师依然没有分别心,同样地悉心问候、关怀,布施微笑,令伤者减少恐惧、孤独和悲伤。
 
THREE

▲与伤者交流
 
伤者信仰佛教,床头放着讲经机——也许,除了电视机,这也是苦闷的日子里精神的依托吧。在言谈中,他时不时流露出对康复的渴望,他说,他也希望能关怀别人。
此刻,他的眼神是平静的,语气亦然,我相信,他说的是内心真切的希望。但是,这样的平静之前,竟有一段沉重的过去。
老师告诉我,伤者是摔伤的,据了解,他原本可以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卧床不起的,但是因为拖延了治疗的时间,导致目前是二级残废。

然而,出乎意料地,老师告诉我,他拖延救援的原因,不是外力,而是他本人自己的意愿。
正在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他给龙泉倾听热线打电话,几乎是哭诉了一个晚上。后来生命关怀项目知道后和对接,开展了持续的关怀。原来,曾经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的他,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决定放弃本有的待遇下海经商,然而,生意失败,面对家庭的解散,紧接着意外的摔伤,令他曾一度自暴自弃,自我封闭,甚至想自寻短见。
老师还说,他现在已经好很多了,心态也比以前开朗许多,不那么执着了。
我想,这跟老师和整个生命关怀团队的努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伤者的知识面很广,记忆力很好,言谈中可见他对社会、历史、民情的关心。期间,还聊到了证严法师办的慈济医院,他渴望能够得到那样的关怀和照顾。
他的内心,是从激荡不安到心平气和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来自于床头的讲经机给予了他心灵的滋养,使躺在病床上的他,慢慢对过往的生命反观、思考。他说,人生经历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弯路,这些都是自己的业报,如果能够早点遇到佛法,就可以早点断恶修善,灾难也许就能够避免了。
 
THOUR

▲查看伤口
 
老师掀开他的被子查看他的伤口。这时候,我们看到一双蜷缩的双腿,几乎不能自己活动。脚部皮肤也受到了感染,有点令人触目惊心,但是老师说这比上次已经好很多了。


▲查看伤口
 
接着,老师打来一盆清水,用毛巾给他擦拭全身。


▲打来一盆清水


▲为伤者擦拭
他很感动,脸上露出自在的神情。最后,老师还给他脚上的焦烂皮肤消毒清理了一下,并耐心地给涂抹上药膏。

▲为伤者消毒

FIVE
他跟我们分享了一些最近的学习心得,他说佛法说“色受想行识”皆空,虽然自己不那么执着了,但是这个“空”还是未能参透。现在要做的就是争取努力康复,快点好起来,快马加鞭鞭策自己。说罢,用手拽拽床的护栏,试着动起来。


▲给予鼓励
 
老师马上说,相信他会越来越好的。老师说,我们还关怀过一个植物人,他都能慢慢凭借意志力能够动脑袋了。希望以后他至少能坐上轮椅,到时候大家帮忙给推出去;并且鼓励他继续听闻佛法,下次来还跟大家分享,相互之间增强信心。
他还说上次老师把他的老父亲带到医院跟他见面,促进了他们父子俩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曾经,他的父亲非常反对他的选择。而今,年过半百的他,语气中透露出释怀的感激。人心都是相通的,在持续的探望中,相信老师和志愿者们真诚的善心善行,已经走进了他的生命。
 
SIX
不禁换位思考,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自己,会怎么想?怎么思维?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如果到了不能自主的时候,再有美好的愿望,也难以付诸实践了吧。
而在那之前,我们是否要多考虑如何更多地行善利他,让生命更有价值呢?
辞别,终于还是来了。虽然内心仍然有不忍,但是生命中的孤独和苦难,谁也不能代替。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关怀,却能够在处于人们的内心,播种下爱和希望的种子,慢慢地,我们就能够有力量,突破心中的束缚,有勇气走出黑暗,拥抱光明。因为爱是可以传递的。人人都可以发善心,行善行,不吝于给予他人鼓励和信任,最终善意也会回馈到我们自己。
真正的关怀,是要走进他人的生命的。此行,略窥生命关怀项目的平凡之外的壮丽,感恩。

 
走进他人的生命,用真心关怀
 
 
仁爱慈善
生命关怀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