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希望,慈善是寄托,
总能给予世人战胜困难的力量。
在有希望的世界里,满满都是激 情,
在有寄托的世界里,前行不再孤寂。
在仁爱,
总有一种感动无处不在,
总有一种情怀胸中回荡,
总有一种生活,放射着异样的光芒,
总有一群憨憨的人,默默奉献,从不奢求回馈!
很有幸成为一名北京仁爱基金会的志愿者,参加这次河北平泉的助学活动。2017年3月25日,我们披着星辰出发,浩浩荡荡的车队到达平泉已是中午,匆匆午饭,大家都已按耐不住想要见到孩子的心,立即又踏上了去往孩子住处的征途中。
我们到了之后,按照培训中老师传授的方式方法小心翼翼地给他们进行了一些心理辅导。也不知道效果到底如何,走的时候两个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都哭了。我们心里也沉甸甸的。
回程的路上开着车,我不停地想着白天的情景。晚上组织召开了助学总结会,我也一直不停地思索着每个志愿者代表的发言,因为志愿者的人生经历不同,固然感受千万种。其实,我一直觉得,作为志愿者,大家的分享很重要,因为大家的分享可以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以下是我对仁爱助学活动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就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和大家互动并带来启发。
首先,志愿者需要明确助学活动的目的。仁爱助学活动资助的对象是可爱的孩子们,从这些孩子经历的共性中体会出仁爱助学项目负责人在选择资助对象上的良苦用心。这些孩子都是孤儿或者类孤儿,学习成绩较理想、家庭负担较重、都曾经或现在有过辍学的念头。这就明确了我们志愿者的工作内容,我认为就是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家庭和孩子们目前的精神需要,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厌学、想要放弃?因为仁爱的大手不可能抚慰到每个苦难的家庭,在给与物质帮助的同时又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以我们组举例:男孩子小金、女孩子小雨都有我们志愿者此行前并不了解的故事。小金厌学的原因是在学校被一个高年级的男孩严重后殴打住院,因为那个男孩知道他没有父母所以想要欺负他,因此引发了他内心的自卑!女孩小雨的无助是因为一直照顾她的姐姐和姐夫在2016年离婚,姐姐的不良情绪也影响到了她,让她对自己美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霾。得到这层信息之后,也就是这两个孩子不良情绪情绪的“根”被我们志愿者挖掘出来后,我们志愿者就可以对他们目前不良的心理情绪进行对症下药,这才是志愿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对于如何疏导孩子们情绪的技术问题,这需要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这个方面可能也正是目前我们志愿者最大的困难。我的建议是,如果缺乏专业知识,我们可以给孩子鼓气,让他们走出自卑和自怨。聆听过后,我们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可以是:你知道我们这些黄马甲为什么今年又来你家了吗?因为你们的老师和我们慈善基金会说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现在遇到点小事情没想明白,希望能和你聊聊,帮你跨过这道坎。
第三、志愿者的走访应当是连贯的,对每个孩子的走访人员应该固定,至少其中有一个他们认识,不应该一年换一群志愿者,这样会让孩子们觉得我们就是那些送钱、送大米白面的黄马甲。每年都是换一批人走走形式。这样跟官方形式的资助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这种走访起不到抚慰孩子心灵的目的。
第四、谈谈那些心理素质没有那么强大的志愿者,你们疏导孩子情绪的过程也是在疏导自己的情绪,不管你们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有多少的怨言,这个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给自己催眠,不停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优秀的人,我今天一定能够帮助孩子,使命必达!因为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人生轨迹发生变化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有可能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会改变,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
最后,咱们仁爱助学活动的走访效果对孩子的帮助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但活动本身的社会意义是巨大的,因为它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中让大家懂得到什么是慈善活动,为什么要做慈善活动。
文 / 王屹 排版 / 翁元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