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缘起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助学的新闻,总是特别感动。我常常想,要是以后自己也能做这样的事情该多好啊。也许,只要在心里播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时候到了它就会发芽。

2016年年底,机缘巧合下,我加入了仁爱助学。曾经的心愿开始不只是一个想法,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在大年二十九,那天,我早早来到志愿者聚集地“雨花斋”,等待其他老师。“雨花斋”是我们当地的一家素食餐厅,长期免费提供素食。志愿者们到齐后,马老师知道我们都没来得及吃早饭,就为大家煮了热腾腾的面条。没想到后来一整天的助学安排得满满当当,大家都没顾得上再吃东西,多亏有早上这一碗面打底。每次想起,我都充满感恩。


吃完早饭,备好物资,我们开上两个车出发了。路上,赵老师给我们培训了仁爱助学的注意事项。我们先挨个打了电话,确定孩子们是不是都在家,还写了好多小的祝福语,准备到了送给孩子们。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爱心活动,又兴奋又紧张,充满了期待。

02
实景

车子开进偏远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只有几户人家。我们探望的第一家是吕同学家,吕同学是个文静的小女孩,正和家人一起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

农村的院子没有围墙,三间小土房住着祖孙三代人,除了吕同学,还有她的奶奶和姑姑姑父,吕同学自己住一间房。屋子里没有任何一件值钱的家具,只有简单的床和最普通的装饰,但是收拾的干干净净,门上贴着对联,看着朴素而温馨。

我们和吕同学的奶奶、姑姑聊了一会儿天,问了家里的情况,孩子上学的情况。吕同学的姑姑很热情,忙着为我们倒水泡茶。奶奶看到我们来也特别高兴,和我们开心地交谈。我们给吕同学带了一件羽绒服,让她试穿。后来她姑姑还要留我们吃饭,我们婉言谢绝了。农村人一年到头就靠种地为生,顶多趁着农忙的空隙,打零工挣一点零用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们哪能再麻烦他们呢?


接着,我们来到第二家,段同学家,这是一个在上小学的男孩子,因为生病,当时休学在家,行动不便。家里除了他就只有父亲了,父子俩相依为命。同样是破旧的院子,三间小土房,角落里只有一小堆玉米,就是这家人一年的收入了。新年将至,孩子生病,父亲苍老,这个家里没有一点儿过节的气氛,让人好不难过。

我们给段同学也带了一件棉服。和他父亲说了一会儿话。交谈中,这位父亲不断地叹息,他既为家里的状况忧心,又感动于慈善机构在他们最困难时提供的帮助。这几年孩子身体不好,是基金会“千家爱”一直在给孩子看病,给这个无助的家带去了一抹温暖。

告别了父子俩,我们兵分两路去走访另外两家,我去的第三家是白同学家,白同学是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上初中。时值严冬,天寒地冻,我们穿着羽绒服还哆嗦,可白同学出来迎接我们时,脚上穿的却是一双凉拖鞋。看到他的样子,同行的志愿者无不辛酸心疼。白同学却懂事地说,不冷不冷。

白同学是和奶奶一起生活,家里也是土房子,门帘上打着好几个补丁。屋子里的家具也是破旧不堪。我们也给白同学带了一件棉服。和奶奶聊了一会儿天,问了问了孩子的情况。从家里出来时,已经下午4点多了,冬天天黑的早,这个偏远地方附近也少有饭店,于是我们直接返回了。

03
感受

回程的路上,志愿者们一一分享了自己的助学心得,大家的感受不同,但都很感动,常常说着说着就哽咽了。那天探访的几位同学都是孤儿,他们第一次和我们见面、交流,看得出孩子们的紧张、陌生、还有内心的担忧。同样,我们作为志愿者,第一次来看他们,也是百感交集。

虽然交流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因为“爱”,让我们彼此拉近了距离,从原来的陌生人,变成了连接在一起的亲人。爱的力量不可小觑,只要你真心去关爱别人,理解别人,就能打破隔膜,融化坚冰,走进对方的心里。每个人都需要爱,尤其是这份慈悲善良的力量,它是暖流,是光明,更是希望。


自那时起,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助学,虽然每年只有两次走访,但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感动和收获。在我心里,那些接受资助的孩子们,每个都好像我的子女一样。尽管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不能代替孩子们的父母,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们。个人的力量极其微小,但是,如果更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滴水会如大海般奔涌,星光将似银河般闪烁。

在我们仁爱助学,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大家每人付出一份爱,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份光。这就像阿尔贝·加缪在《反与正》里说过的那样:“贫困从来不是一种不幸,光明在那里散播着瑰宝。”

每当想到有这么多人在发声出力,在关心照顾着这些孩子们,让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继续读书,健康长大,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我都不禁热泪盈眶。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付出爱,才会拥抱爱。这就是我做人的使命,是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我余生的事业。我虽然微小如尘,但我会不断行善,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散播更多的光明。